公務員面試是一場面對面的交流,交流中個人的語言表達既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智商,更能從用詞用語中體現出一個人的情商。禮貌得體、準確規范的語言表達是考生得到較高分數的基礎和關鍵,但也是很多考生較容易忽視和難以掌握的部分。為了改善考生的語言表達,接下來中公教育就來聊一聊面試中考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禮儀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情形一:面對考官的問話沒有回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情形二:考試結束后轉身就走,不感謝,直接離場。
情形一:官方術語使用不規范。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條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很多考生由于不知道或者沒記住“好干部的五條標準”,在考場上自由發揮進行編造,與實際官方好干部的標準不符。
情形二:詞義的褒貶使用不恰當。例如,“看到貧困山區的艱苦環境讓我忍俊不禁”。“忍俊不禁”一般指的是對于某事忍不住要笑出來。此處,“對山區的情況艱苦環境忍不住笑出來”這樣意思的表述,顯然是不規范、不尊重的。諸如此類的不規范用詞很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
在緊張的考場環境下答題,部分考生容易出現口誤。比如,考生進場問好時,由于過度緊張會對考官說:“各位考生好,我是**號”。
1.禮貌用語。要善于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謝謝”等,在面試結束時可以說“謝謝考官”、“考官辛苦了”、“考官再見”等表示對考官的尊重和感謝。
2.用詞嚴謹規范。一方面,在日常表達的時候要注意表達規范,不可過于隨意,對于一些容易出現歧義的字、詞進行總結,在使用時要謹慎;另一方面,平時多瀏覽學習強國、人民日報、政府官網等積累官方的用語,在答題使用時務必準確。
3.自然處理口誤。問好時出現口誤,考生要真誠向考官表示歉意后重新問好,請求考官的諒解;如果口誤不是違反相關規定或者負能量的內容,只需從容、自然地繼續答題即可,不要欲蓋彌彰做過多解釋。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公務員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16
05-16
05-13
05-13
05-12
05-11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