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占公務員考試筆試權重的一半,是謂之“得申論者得公考”,而申論論述作為申論的重要題型之一,幾乎每年必考,且所占申論試卷分值權重近乎一半,亦謂之“得文章者得申論”。文章寫作不僅是申論學習中的重點題型,而且對于大多數考生而言也是難點題型,但殊不知皆因“不入于法”而已。為此,今天中公教育主要向大家介紹一種非常實用且好用的論證方法——轉換法,即運用給定材料中的案例論證分論點。
以2020北京市考區級試題為例:“結合給定材料,圍繞“標準化與個性化”這一主題,寫一篇文章”。通過梳理材料可知:1~12則主要是引出標準化的概念、現狀及案例等,第13則主要是引出個性化的案例,第14則是核心則,通過核心人物觀點闡明標準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并通過案例說明。
選取分論點為:“供給高質量公共服務,需以標準化為基石”。下面主要以第4~12則“標準化”的相關案例進行轉換示范:
第4則:T區通過推行海綿城市評價導則,以完善設施增加城市“韌性”,讓生態更宜居;第5則:D區通過打造國際級城市公共服務標準化示范區,以推行試點打造特色品牌,讓管理更規范;第6則:地鐵公司通過編制AFC系統軟硬件技術規范,以創新技術保障“一票通行”,讓出行更便捷;第7則:冬奧組委通過建立可持續管理體系,以中國認證賦能體育賽事,讓奧運更精彩;第8則:京津冀通過開展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工作,以信息共享提高資源效率,讓醫療更惠民;第9~10則:北京通過開展旅游標準化試點工作,以管理體系提升服務水平,讓旅游更舒心;第11~12則:中國高鐵通過加強標準研發及“走出去”,以工匠精神增強競爭能力,讓市場更廣闊。
以上轉換過的案例不僅語言表達上更為精練規范,而且可以充分論證分論點。因此,考生們可以通過掌握給定材料中案例的一般結構:主體+處境+做法+效果,對案例各個要素進行概述,進而以案例排比形式進行論證。當然,這個方法也適用于對材料外案例的概述,同時概述結構亦可以結合材料或表達習慣靈活調整。最后,建議大家對于分論點的論證要多舉例、舉短例,唯有如此,才能讓論據更充實、論證更有效,進一步彰顯論點的準確和深刻。
供給高質量公共服務,需以標準化為基石。標準化既是一種章程約束過程,更是一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最佳秩序。以北京為例:T區通過推行海綿城市評價導則,以完善設施增加城市“韌性”,讓生態更宜居;地鐵公司通過編制AFC系統軟硬件技術規范,以創新技術保障“一票通行”,讓出行更便捷;冬奧組委通過建立可持續管理體系,以中國認證賦能體育賽事,讓奧運更精彩......正是將標準化理念融入雨洪管理、智慧出行、賽事服務等各個領域,才使得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更有品質、更合民心、更顯初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可以說,標準化亦是服務質量統一與提升的奠基之石,為政者必須要著眼于制定和貫徹標準。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申論備考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16
05-16
05-12
05-11
05-10
05-10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